第206章 杜如晦出谋,李世民应战!_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爱书小说网 >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 第206章 杜如晦出谋,李世民应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6章 杜如晦出谋,李世民应战!

  魏征心痛的是,李世民怎么在处理李元吉的事情上失了智,这么着急的对李元吉下手,是做什么?

  在魏征眼中,只要过几年,李世民只要忍耐两三年,将李元吉安抚住,两三年后想要对付李元吉,无比的简单。

  但李世民偏偏就选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期,这是觉得大唐太安稳还是觉得自己兵变成功就能够直接掌握天下权柄了?

  李世民听着魏征的这些话,没有应答,此刻他的内心,已经完全听不进去这些话了,甚至魏征说得太过于直白,他更是对魏征都有了杀心。

  当初用李渊的名义给李元吉下诏,这是经过他同意的,魏征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啪啪打他的脸,扇了左脸再打右脸的那种。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李世民压下去了,他现在更为忧愁的是,李元吉做出的这些动静。

  想当初刚知道这些消息时,他整个人都被惊住了,彻底被震惊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李元吉的实力会这么强大啊,强大到他都有些羡慕了,他更是想不通,凭什么啊?李元吉到底是凭什么啊?

  不过是从长安逃到岭南去的,兵不过两万余人,去了岭南,除了几个撩人土著干过李元吉,那冯盎直接投了,谈殿也投了,后续各州也投了,然后就莫名其妙的,李元吉的势力越来越大。

  先灭琉球,再灭林邑,又灭吕宋与真腊,他都想知道李元吉是怎么做到的,还把岭南发展得那么好,他更是没有想过。

  现在放眼望去,李元吉的封地,竟然已经这么大了,当这个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李世民是一点都不敢相信,两年半就打下这么大的封地,再过几年是不是比他的大唐都还要大了?

  尤其是如今,三十万精兵啊,从原本的不相信,再到各方查实,让他不得不信,李世民都不知道被李元吉震惊多少次,他更不知道自己不信了多少次,他只知道,如今的李元吉,实力强得吓人,完全没有他想的那么弱。

  尤其是这次李元吉打出接诏返回长安的口号,竟然还有六国出兵,支持李元吉,李世民更是差点吐血,他不是在乎这六国的实力,在他眼中,六国派出的这点兵力,起不了什么威胁。

  而且最为重要的点在李元吉,只要将李元吉压下去,这六国大军自然会退去。

  他无法想通的是,李元吉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做什么事,竟然会有六国跟随,倭国那里他已经知道了,是正常的,骠国面临李元吉的直接威胁,他也能理解。

  至于扶南与堂明,完全被李元吉所包围,这两国说是国,在李世民眼中跟李元吉的封地又有什么区别?

  但李世民想不通的高达和吐蕃,这两国是想干嘛?尤其是高达,距离那么远,还要联合底下的属国出兵,李元吉凭什么能够喊得动这么多小国助阵?

  想想他的大唐,突厥在入侵,吐谷浑不老实,也时常进犯,高句丽不说了,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就特么零零散散几个小国支持,还是口头支持那种。

  和李元吉这种直接出兵支持,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李世民就更加心烦了,他李世民的影响力,如今竟然不如他李元吉,这是李世民很难接受的。

  如今魏征让他安抚李元吉,李世民很不愿,他极为不愿意,他现在只想和李元吉打一仗,让天下人看看,他李世民,才是大唐的战神,他李元吉,注定不会是他的对手,以此来震慑大唐之内以及大唐之外。

  李世民想了许久,看着底下的一众人,睁开眼缓缓开口。

  “如今齐王兵锋威逼大唐,大唐身为大国,岂能被齐王三十万军吓到!那所谓的百万军,不过是吹嘘罢了,他齐王能够拉起百万军,大唐就能拉起数百万军!

  这一次,绝不容退缩,一旦退缩,今后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大唐?周边各国,又会如何看待大唐?

  大唐竟然连自己的一个藩国都打不过,都想着要退缩,大唐又有何颜面以大国自居!

  若是大唐烽烟四起,那就烽烟四起吧,这一次,大不了打没了再重新建,只要灭掉齐王,这个天下,才能恢复安稳!

  这些道理,你们应当知晓才是,大唐,退无可退!”

  李世民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是一震,魏征更是睁大眼睛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此刻所展现出来的气势,确实充满了王霸之气,但魏征随即就闭上了眼,不想再去看。

  房玄龄等人在回过神来之后,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尽是严重,哪怕是长孙无忌,此刻拧着眉头,最终还是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太子,如今若是与齐王大战,该如何战?我们的大军,大部集中在北地防范突厥,而且如今突厥主力消失,随时都有可能大规模来袭,若是抽调北地大军去对付齐王,突厥该如何应对?

  且径州的李艺,幽州的李瑗,利州的李孝常,都需要防备啊,一旦这些人反,长安将会有倾覆之危。

  如今在南方各地,我们能够集结大军只有二十余万人,如今齐王在桂州、融州又集结兵马,三十万精兵已经在向着韶州开始移动,十万水师也在向潮州集结。

  另外姚州、戎州北地,也将会面临齐王的兵锋,吐蕃、高达、骠国、堂明、扶南五国的大军,都在向着姚州边境集结,威胁蜀中之地。

  若是要与齐王大战,必须要集结北地的大军,不然一旦开战,若是无法阻止齐王大军,大唐境内,各地恐怕都要起兵了,各大世家大族,恐怕都会再次重新站队,之前太子所做一切,恐将功亏一篑。”

  长孙无忌满是愤怒与无奈,他恨李元吉吗?他恨不得现在就杀了李元吉,但李元吉这次爆发出来的能量,太大了,但凡给大唐两三年的时间,哪怕就两年的时间,都足够了。

  有了这个时间,哪怕如今的事情到时继续上演,到时大唐绝对要和李元吉一打到底,彻底决出胜负。

  但偏偏如今这个时间节点,李世民预定的明年称帝,突厥犯边,吐谷浑虎视眈眈,李建成不少势力还没有彻底解决,李世民拉拢世家的支持也没有完全成型,各地接受新朝廷的推进还没有完全达成。

  就在这么一个时期,李元吉选择大军来犯,长孙无忌哪怕再恨李元吉,都不得不佩服李元吉这个时机选得好,完完全全抓住了如今他们最为虚弱的时候。

  放眼望去,如今他们四面都是敌人,一旦战事不顺,会有更多的人开始有别样的心思,要是原本那些中立派再次回到中立,不再支持李世民,他们到时将会更加困难。

  这些话,他长孙无忌最有资格说,因为他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他成了最佳人选。

  想着当初下诏让李元吉返回长安,这个时候长孙无忌都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刮子,要是没有整这出,现在哪里会有这么多麻烦的事情,简直是一件接着一件而来。

  同时长孙无忌也庆幸,这次李元吉的实力暴露,大唐所有人都会上心了,李世民对李元吉将会更加忌惮,都不用他去劝李世民了,李世民也绝对不会这么强实力的齐王继续存在。

  长孙无忌停顿片刻,继续开口。

  “太子,如今我们唯有忍一忍,只需忍得一时,待太子整合大唐,实力提升,到时现在所受的一切屈辱,都可全部加倍返还给齐王。

  到时无论是齐王,还是突厥、吐谷浑,以及那出兵的六国,尽皆平定,大唐之内,以及大唐周边,谁人敢不畏太子,谁人敢不惧大唐。

  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今有太子为大唐强盛而忍辱负重,必将成为千古一帝,到时盛世大唐,天下何人不夸太子?”

  长孙无忌劝谏着李世民,不断的给李世民画未来的饼,就是想要告诉李世民,短暂的忍让,只为让自己更加强大,然后将现在所受的屈辱,尽数加倍还回去。

  长孙无忌更是在让李世民知道,包括李元吉在内,在未来都将是死人,又何必要和这些死人置气,去争。

  在长孙无忌说完后,房玄龄紧接着道:“太子,如今天下大势如此,先忍一时,待他日强大,必能雪耻今日之耻。

  现在太子当做的是,尽快将大唐各地安抚下来,不可发生战事了,尤其是北地,若是我们的大军一直被牵制在北地,那么便依旧对齐王没有有效的遏制办法。”

  李世民通红的双眼看着几人,双手紧握成拳,牙根紧咬,胸口起伏,呼吸不断变得粗重。

  就在这时,杜如晦的声音悄然传来。

  “太子,可再次下诏,言之前诏书有误,乃是有奸人作祟,今奸人已伏诛,可将其首级送于齐王,同时暗中派人去往齐王处,言大王愿意给其一些好处。

  若是齐王返回,那皆大欢喜,大唐的颜面得以保留,若是齐王不愿,太子不妨派人直接告诉齐王,若是真要打,那北地就送给突厥,送给吐谷浑,大唐迁都,誓要灭他齐王!

  至于丢失的北地,灭了齐王,有了岭南的发展基础,到时再灭突厥、吐谷浑!

  同时再告诉齐王,太子答应世家大族,只要支持灭了齐王,岭南的所有,大部分都将由那些世家大族分配。

  如此,齐王必定退兵!

  若是太子有意,在下愿去岭南,为太子处理此事。”

  李世民听着杜如晦的话,双眼睁大看向杜如晦,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满是震惊,不仅是李世民,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尽皆无比惊悚。

  片刻后魏征当即看向李世民:“太子,臣反对!太子与齐王无论如何大战,但这都是大唐内部之战,无论谁胜,大唐依旧是大唐!

  但若是按杜如晦所言,一旦将突厥与吐谷浑放入大唐境内,并给其北地,那大唐就真的有倾覆之危,到时大唐,都将不复存在了!

  一旦失去天下人之心,到时想要重新拾起,那就难了!

  太子,杜如晦妖言惑众,臣请太子,杀杜如晦,以震慑别有用心之人!”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几人都没有说话,沉默是最好的答案,这些都是出自秦王府的人。

  李世民看向杜如晦,过了一会才缓缓出声。

  “克明,你什么样的人,孤很清楚,你应该还没有说完吧?一起说完吧。”

  魏征这时候也是一震,看了看李世民,随即目不转睛的盯着杜如晦。

  杜如晦此刻却是笑了:“知我者,太子也。”

  “臣确实没有说完,这些只是说给齐王听的,为了防止齐王将消息传出,影响太子名声,这些都全部是出自臣之口。

  且在告知齐王这些的同时,我们正好要将代州等各地大军向长安撤离,以确保长安安危,再找出突厥主力再行出兵吗?

  这次撤兵的原因,齐王可是不知情的,利用这个信息差,就是要告诉齐王,我们已经在做这个准备了,到时齐王必然同意,如此危机可解。

  玄成所言,臣心中同样明白,臣为汉人,岂能将大唐土地,让于外族!”

  杜如晦说清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魏征的声音再次传出。

  “那若是齐王依旧不愿,那又该如何?若是真的打起来,那就万事皆休了!”

  杜如晦闻言,却是笑了。

  “玄成所言,也必须要考虑,不过无需担忧,只要将先前的诏书否决,到时若是齐王不愿,到时太子可传诏天下,突厥侵入大唐,朝廷本欲出兵灭突厥,但齐王枉顾国家大义,一意孤行。

  甚至与突厥等外族勾连,图谋大唐,到时传诏四方,凡汉人,大唐子民,皆有抵御外族侵犯之责,同时太子只需要再许诺出一些利益,必定天下人都会愿意。

  如今付出的,等危机解除,过后再逐步收回来便是。

  总之只要让齐王如今的诏书成为废诏,那就不可怕,可怕的是齐王手中的诏书,代表着齐王的名正言顺!”

  李世民听后,显得无比得的心动,若是让他就这样向李元吉认怂,他是真的愿意与李元吉先干一仗,如今杜如晦说的这些,在他眼中有非常大的可能成功。

  只要成功,不仅能让李元吉退兵,他的颜面,大唐的颜面都能够保存下来。

  若是李元吉不退兵,杜如晦的计谋失败了怎么办?

  在李世民眼中,到时若是失败,大不了就打上一场,集结北地的兵力,与李元吉大战一场,到时李元吉成了勾连异族的人,他占据国家大义之下,他不认为自己会败!

  感谢:书友20220422200549324的月票支持,头一次收到这么多月票,感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sccu.com。爱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scc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